打车软件是否存在“苹果税”?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的研究讲述给出了谜底。其研究数据解释,打车软件平台确实会行使已有的用户特征大数据提供差异化服务、订价并举行价钱歧视。
近期,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率领团队做了一个 “手机打车软件打车”调研,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和重庆等地,破费5万元,专门打车800多次,其讲述效果显示,苹果手机与非苹果手机使用同款软件到距离相同的地方,苹果手机用户的打车费确实更贵;统一品牌的情形下,则价位越贵的手机用户,打车费可能越贵。“实锤”打车软件大数据杀熟。
雷达财经领会到,大数据“杀熟”并不仅存在于打车软件中,在外卖平台、电商平台等互联网消费方式中,大数据“杀熟”也习以为常,甚至曾被央视报道。
韭菜为何难逃大数据杀熟?有行业人士以为,这可能与大数据“杀熟”低廉的试错成本下,让商家愿意掉臂风险勇敢实验有关。
北京市中闻状师事务所合资人闫创向雷达财经示意,大数据杀熟不只涉嫌违规,而且涉嫌违法。
01、打车软件大数据“杀熟”,复旦教授做研究实锤
打车软件是否存在“苹果税”?复旦大学教授孙金云的研究讲述给出了谜底。其研究数据解释,打车软件平台确实会行使已有的用户特征大数据提供差异化服务、订价并举行价钱歧视。(孙金云同时提到,研究剖析是基于实测效果,并不代表平台真实接纳了这一战略对用户举行某种筛选和操作,可能会与平台真实的算法及战略存在一定的误差。)
凭证孙金云的研究效果,划分用“苹果手机”与“非苹果手机”在滴滴上一键呼叫经济型 恬静型两档,与“非苹果手机”用户相比,“苹果手机”用户“被恬静”车辆(好比专车、优享等)司机接单的比例是“非苹果手机”用户的3倍。
除了“苹果手机”与“非苹果手机”的区别外,用户统一品牌但差异价钱的手机也存在推荐差异。孙金云仍以“苹果手机”和“非苹果手机”与手机价钱作为自变量,以是否“被恬静”接单作为因变量举行回归剖析。最终效果解释,手机品牌一致(“苹果手机”和“非苹果手机”)的情形下,手机越贵,越有可能“被恬静”车型接单。
此外,“杀熟”还体现在打车优惠上。孙金云的研究解释,苹果手机用户比非苹果手机用户能够获得的打车优惠更少,前者平均获得2.07元优惠,尔后者平均可以获得4.12元优惠,相差一倍。即便用优惠金额除以订单原价的折扣比例盘算,仍然支持上述结论,甚至差异加倍显著。
02、打车、订外卖、网络购物,大数据“杀熟”无处不在
大数据“杀熟”不是一个新鲜事。在孙金云的研究讲述泛起之前,关于互联网平台App大数据“杀熟”的报道和投诉已经习以为常。除了打车之外,在订外卖、网络购物等各个领域,大数据“杀熟”的身影均有泛起。
去年12月份,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举行得如火如荼,阅文、丰巢、阿里投资因未依法实行谋划者集中而被国家市场羁系总局顶格处罚。就在舆论紧盯各大互联网平台之时,自媒体“漂移神父”一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冲上热搜,直指美团对会员大数据“杀熟”、“割韭菜”。
“漂移神父”称,自己经常点一家驴肉火烧的外卖,而且记得这家驴肉火烧配送费从来没有跨越3元。但就在自己开通美团会员之后,在12月9日再度下单时,却发现配送费酿成了6元,翻倍。
初时,“漂移神父”以为是岑岭时间段运力主要,于是又等了40分钟再重新下单。但配送费并没有如“漂移神父”所想象的变回3元,仍显示是6元。
“漂移神父”以为有些蹊跷,于是又拿了另一部没有开通过美团会员的手机,两部手机险些在统一时间(相差1分钟)下单,但没有开通过美团会员的手机上,显示的配送费却仅需要2元。这甚至比其预计的3元还低。
顿感纰谬的“漂移神父”找美团客服讨说法,统一个地址、统一个时间、统一家店,为什么没有会员配送费是2元,开通会员后配送费反而酿成了6元,质疑平台割会员韭菜。过了10分钟后,开通美团会员的手机上,配送费从6元酿成了4元。而对于开通会员反而涨配送费的缘故原由,客服和主管支支吾吾注释不清,最后示意将账号提交手艺处置,让手艺查找缘故原由。
最终,美团公然给出的结论是,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通过与用户进一步确认,是由于软件定位存在定位缓存,错误地使用了用户上一次的历史定位,与用户现实位置发生了误差,导致了配送费预估禁绝。在现实下单时,仍会根据真实配送地址准确盘算,不受影响。”
不外,“漂移神父”本人对此回应无法接受。其向中国质量万里行示意,“我对于他们处置问题和上门致歉的态度是示意认可和点赞的,然则对问题的注释是无法说服我的,许多网友看了这个注释之后以为也是在搪塞。缓存位置误差我刷新了几回之后依然是这个样子,以是并不是缓存能解决的问题。他们过来复现的时刻,一定是已经经由手艺处置的,没有复现出我这种情形。”
类似大数据“杀熟”的情形,不仅在美团泛起,在另一外卖平台巨头饿了么也泛起过。黑猫投诉显示,多位用户投诉称,统一区域加量包(饿了么红包,功效类似于优惠券)新客户5折,老客户却要7折;另有大学生用户称,自己跟室友点了同样一份外卖,然则价钱却差了十几元。在黑猫投诉上以“饿了么” “杀熟”搜索,可获得134条效果。
大数据“杀熟”既然在打车、订外卖上都泛起了,电商购物平台是否也存在?雷达财经查询相关公然资料,发现也都存在。
去年3月,有人用三个差异账号查看天猫超市上的统一款产物,竟然获得了3个差其余价钱,划分显示24.9元、21.9元和16.3元。紧接着又有用户爆料,自己买了天猫88VIP会员,在天猫购物时反而泛起价钱高的征象。最终,天猫通告注释称,88VIP会员之以是泛起“价钱抬高”,是由于天猫在3.8流动时代推出了“新人专享价”,导致有用户发生了统一商品差异价钱的误解,而88VIP用户始终可以在结算时获得9.5折优惠,不存在“杀熟”。
去年“双十一”时代,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北京一位韩女士在某平台购物时,用高级账号显示122元,用另一部手机上不常用的账号结账时却发现廉价了25元。之以是差异云云大,是由于通俗账号上多了一张“满69减25的优惠券”。而客服示意,“可能是由于专属券”,平台针对“新人、生日用户、已经耐久购置统一类型的商品的用户,等情形会发放专属券。”一时间,“央媒曝某平台大数据杀熟”引发烧议。
03、为何大数据杀熟泛滥?行业人士:信息纰谬称处罚力度小
“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2021年2月制订宣布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大数据杀熟’可能组成滥用市场支配职位差异待遇行为。‘大数据杀熟’是社会民众对互联网平台行使大数据和算法对用户举行‘画像’剖析,从而收取差异价钱等行为的归纳综合性说法。”北京市中闻状师事务所合资人闫创向雷达财经示意。
“大数据杀熟不只涉嫌违规,而且涉嫌违法,种种商业平台行使自己的优势职位,行使大数据剖析、消费者使用习惯、平台的先进算法等实行垄断行为。”闫创示意,2020年1月2日,市场羁系总局宣布了《反垄断法》的修订草案(公然征求意见稿)第三条:“本法划定的垄断行为包罗:(一)谋划者杀青垄断协议;(二)谋划者滥用市场支配职位;(三)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清扫、限制竞争效果的谋划者集中。”另外,另有人大代表和法学学者建议,应通过《反垄断法》的修订来规制滥用市场支配职位、大数据杀熟、平台二选一等垄断行为,期待《反垄断法》早日修改通过并实行。
既然大数据杀熟不只违规,而且违法,为何还会泛起?“大数据杀熟源自信息纰谬称,兴于较低的试错成本。生意双方间拥有数据量的差异作育了信息纰谬称,而正是这些纰谬称信息让消费者处于显著的相对劣势职位,给予了大数据杀熟生长的空间。”北京看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郭宇轩示意。
郭宇轩以为,低廉的试错成本,让商家愿意掉臂风险勇敢实验。试错成本主要有2点:第一是羁系与处罚力度不够,大多都是以迫令整改为主,罚款为辅;第二是消费者自身发现“杀熟行为”的存在较为难题,要经由与身边的新用户价钱的比对,才气发现杀熟行为的存在。而且,杀熟行为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的一定流失,许多客户仍然会为打车等刚需买单。纵然有部门消费者流失,比起杀熟所发生的盈利,也微不足道。对于信息纰谬称,政府很难直接干预与羁系。但通过更为严酷的行政手段去增添杀熟的处罚力度,接纳对消费者广而告之的流传方式,则很洪水平上能从增添试错成本的角度大规模削减杀熟征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