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料,光伏死穴?

 行业新闻     |      2022-08-01 16:12

“别让硅料烫伤了整个光伏行业!”业内人士的小心,没能阻挡今年硅料价钱继续一起飙升。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7月20日宣布的数据显示,该周海内单晶复投料价钱区间在28.8万元/吨至31.0万元/吨,成交均价为29.76万元/吨,周环比涨幅为0.92%,进一步刷新前高。

相比2021年头8万元/吨的价钱,硅料价钱已经涨了2.5倍多,也越来越成为行业的不能遭受之重。

7月1日,关于光伏组件大厂(为抵制上游涨价)停产的新闻在市场迅速流传,引发了光伏板块的整体大跌。虽然隆基绿能、晶澳科技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但确有二线组件厂向媒体证实了减产新闻,侧面印证了部门组件厂亏损的艰难处境。

不仅下游组件厂“绷不住了”,就连财大气粗、背负稳增进义务的央企客户也感受到了压力。

凭证通威7月25日宣布的最新光伏电池片价钱(涨价4-5分/瓦),若是下游光伏组件追随涨价,则一线单晶组件的价钱将周全跨越2.1元/瓦。这一数字已经跨越了不少下游电站投资商的投资收益率底线,亦有多位央企电站投资商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示意,由于高价组件降低了现实装机的进度。

在7月的行业集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信用理事长王勃华示意“(光伏产业链)价钱问题已经给我们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他还透露称,工信部已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这一问题,“现在正在紧锣密鼓地希望之中。”从以上亮相中足以看出光伏产业链失衡问题之严重。

回首过往,2000年以来光伏行业已履历了“电池片为王”“硅片为王”等阶段,现在又泛起“硅料为王”的事态,产业链失衡似乎行业魔咒一样平常始终随同和影响着行业的生长;也成为投资光伏行业无法绕已往的主要变量。

01、光伏大年,需求超预期

1-6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进137.4%。

虽然遭遇了硅料价钱暴涨,产业链失衡问题,但2022年仍将也许率是个光伏“大年”。

凭证国家能源局宣布的天下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月光伏新增装机7.17GW,同比增进131.2%;1-6月光伏累计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进137.4%。

出口方面,王勃华在7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理的集会上披露,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物出口总额约259亿元,同比增进约113%。

据此,光伏行业协会展望,2022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为85-100GW,同比增进将到达60%-89%,较此前展望调高10 GW。

在今年整体经济增速放缓、不确定性增添的大靠山下,光伏赛道的高增进实属忧伤,这也是光伏能够获得资源市场追捧的要害缘故原由之一。公然数据显示,光伏ETF(515790)自4月低点以来*反弹了75.2%,大幅跑赢大盘。

为何在硅料价钱高位且连续上涨的靠山下,海内外市场的光伏需求还能够快速增进、高度景气?

现实上,今年的光伏下游需求超出不少人的预期,这与今年特殊的市场环境不无关系。

在外洋市场,突发的俄乌战争导致了欧洲能源成本和电价飙升,光伏发电的收益率由此得以提升,经济性更强。在传统能源受限的靠山下,欧洲各国继续加大新能源建设的意愿也更增强烈。

据统计,欧洲各国2022年5月的电价较2021年头上涨到达100-330%。对应一季度,欧洲入口我国光伏组件到达了16.7GW,和去年同期的上年6.8GW相比,增进了145%。

在海内市场,双碳战略指导下,央企的光伏电站的建设自己就带有一定的政治义务色彩;现在年以来,中央经济事情集会释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信号下,“新基建”政策的主要偏向落在了新能源电力建设上,央企为完成义务选择“牺牲”一定的收益率,也动员了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进。

去年市场普遍预计,随着2022年新增产能落地,硅料价钱将会大幅下滑,动员整个行业的繁荣。这一点在通威股份的股价上也有所反映,由于今年硅料降价的消极预期,其股价曾一度受到压制。

但最终,俄乌战争带来的欧洲光伏需求、新基建政策带来的海内光伏需求一起,造成了光伏产物需求的增进,硅料价钱非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飙升,最终影响到了整个行业。

02、拥硅为王,产业链负重

硅料是现在光伏产业链话语权*的瓶颈环节。

今年以来,硅料价钱连续上涨,成为“行业热门中的热门”。这不仅仅由于其高价影响下游需求,还由于其作为当前产业链中话语权*的瓶颈环节,会深刻影响到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玩家的业绩显示。

现在光伏产业链四大主要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中,除了硅料严重求过于供外,其他环节则处于产能相对过剩的状态,因此对于上游硅料的涨价并不能做到很好的传导,利润也会因此受到水平纷歧的影响。

凭证已披露的中报预告,硅料厂商通威股份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120亿~125亿元,同比增进304.62%~321.48%;大万能源2022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4亿~96亿元,同比增进335.03%~344.28%,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相比之下,“光伏茅”隆基绿能差距立现。

隆基绿能走一体化蹊径,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均有结构,今年上半年,其预计归母净利润63亿~66亿元,仅同比增进26%~32%。这一数据不仅远落伍于海内装机量增速,也落伍于其营收增速。

也因此有业内人士叹息,“光伏全产业链60%(的利润)都被硅料赚走了。”

需要指出的是,当下玩家们的业绩是在上半年光伏需求高度景气的靠山下实现的。现在硅料价钱仍居高位,下游需求受到抑制,下半年的装机量一定受到影响,整年的装机目的也有可能无法完成,这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光伏厂商的业绩显示。

因此虽然从耐久来看,当下的“拥硅为王”只是光伏星辰大海中的小小浪花,但从短期来看,硅料价钱暴涨,对未来半年整个行业的景心胸和其他环节的利润,都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

且硅料价钱现在仍未泛起显著下跌的趋势。7月27日,硅业分会宣布的多晶硅料最新报价显示,本周硅料价钱稳固,但硅业分会同时指出,7月由于硅料产量泛起年内*下降,求过于供的水平只增未减。

当下市场对于对年内硅料价钱走势也看法纷歧。看空者以为今年下半年或四序度硅料价钱将逐步回落。而看多者如通威股份董事长谢毅曾示意,“今年,(甚至)可能明年硅料供应都将处于偏紧状态”。

一样平常而言,产业链的自我调治机制是会通过下游下调开工率来倒逼上游降价,现在也有部门二线组件厂商传出减产的新闻,但事实何时作用于上游硅料,仍需时间验证。

据PV InfoLink展望,2022年头、2022年底和2023年底的硅料环节的产能规模划分为264GW、442GW和663GW,今年和明年的增幅划分将达67%和50%。

博弈背后,利益的失衡

硅料环节的高利润已经吸引了新玩家入场投资。

对于硅料涨价这一“热门中的热门”,行业内人士众说纷纭:有看法以为,上游硅料厂家涸泽而渔,行业“苦硅料久矣”,羁系应该脱手干预,使价钱回归合理区间。

也有看法以为,料行业并没有垄断征象,价钱是由供需关系形成的,供需关系变了价钱自然会下降。此前硅料企业也曾耐久遭受亏损,因此应该尊重市场机制。

据王勃华透露,工信部已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硅料涨价),或许能够一定水平上缓解产业链失衡的问题。

市场机制也已经在施展其调治作用。除了老玩家纷纷扩产外,硅料环节的高利润已经吸引了青海丽豪、润阳股份、宝丰团体、新疆晶诺、合盛硅业、信义玻璃等新玩家入场投资,不外由于硅料厂从建设到达产一样平常需要一年半以上时间,新产能要投入市场仍需时日。

耐久来看,在快速生长的行业中,产业链各环节之间产能不匹配的问题会普遍且耐久存在。

如前文所言,在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四个环节中,自2000年以来光伏行业已经先后履历了“电池片为王”、“硅片为王”、“硅料为王”的事态,硅料不是*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当下也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现在多晶硅投资过热将会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导致硅料企业退出倒闭,将对行业再次造成危险。

在此靠山下,无法强行改变市场运行机制,能做的就是合理指导,探索确立供应链协调保障的长效机制,阻止单一环节过冷和过热。

光伏ETF显示(2022年1月至今)

对于光伏投资者来说,则不得不接受产业链失衡给行业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由此造成的小热潮和小低谷,以及市场暂时的过冷和过热。

短期来看,产业链的博弈和利润*化或许是要害因素,但从耐久来看,在光伏行业的星辰大海之路上,手艺提高、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才是最焦点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