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起眼的芯片IPO缔造了市值神话——
本周,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了注册制下创业板“存储第一股”。公司首日收盘报99.00元,涨幅77.83%,总市值408.74亿元。
江波龙背后站着一对江西双胞胎姐弟——蔡华波、蔡丽江。上世纪90年月,蔡华波从老家江西九江只身来到深圳闯荡,在华强北从一名电子元器件销售员做起。随后,蔡华波拉着双胞胎姐姐蔡丽江在深圳确立了江波龙。往后20余年,江波龙靠着存储芯片商业起身,到自己研发手机、电脑、汽车等各种存储器,一年进账近100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条至关主要却被“卡脖子”的赛道。存储芯片,又被称为电子产物的“粮食”,是数据的载体。很长一段时间里,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巨头垄断海内存储器市场,现在国产存储芯片最先崛起——除了江波龙IPO,另有长江存储、合肥长鑫等超级独角兽赶来。
江西姐弟南下深圳
干出一个超级IPO,身家240亿
这是一对江西姐弟联手创业的故事。
上世纪90年月,深圳崛起成为海内最大的半导体分销生意市场和集散地,电子厂各处着花。那时,高中结业的蔡华波只身南下深圳闯荡,进入那时的深圳市海洋王投资生长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通俗的营业员,最先接触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平分立元器件。那时,深圳华强北成为亚太着名电子元器件生意市场,这里天天都上演着种种造富神话。
两年后,蔡华波在哥哥激励下最先筹谋做生意——做半导体商业,并找来了姐姐蔡丽江。蔡丽江是蔡华波的双胞胎姐姐,二人同在1976 年出生。从江西华联外贸学院结业后,蔡丽江也来到了深圳,在深圳一家公司担任设计工程师。1999年,蔡华波和蔡丽江正式确立了江波龙,这个名字取自蔡华波和姐姐蔡丽江的名字,以及1976年出生属龙的组合。
早先,受竞业条款限制,江波龙不能做分立元器件营业,只是帮客户代买Mask ROM(掩膜只读存储器)。那时,江波龙若是遇到产物手艺问题大多是找兼职工程师解决,这也为后续的一次失误埋下了伏笔。
2002年,江波龙购置了一批昂贵的存储产物,没有注重到这批AND Flash与NAND Flash存在着很大手艺差异。由于AND Flash读写速率慢而且没有主控芯片支持,卖家又拒绝退货,蔡华波眼瞅着几百万美金货款要吊水漂,便只能想设施把这批货物做成产物。于是,蔡华波找到香港一家公司定制USB控制器芯片,组建手艺团队来设计软件固件,开发出了全球第一个基于AND-NAND型闪存的U盘产物。
恰逢此时,苹果iPod大量接纳NAND闪存替换微硬盘,导致市场上的闪存严重缺货,而江波龙这款替换产物成了香饽饽,很快吸引不少客户,不仅清仓积货,还扭亏为盈。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蔡华波曾回忆了这一段往事,并将一场危急界说为江波龙发展史中主要的转折点。往后,江波龙从存储商业转型——做起了存储器的贴牌代工。
尝到了手艺创新的甜头,蔡华波愈发重视手艺研发投入。为了补足首创团队的手艺短板,他曾三顾茅庐请来了公司现任副总司理李志雄。李志雄本科结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专业,又拿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与通讯工程硕士学位,后在福建实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福建升腾资讯有限公司认真研发设计事情。自从加入江波龙后,李志雄亲自组建研发团队,并率领团队搭建起江波龙所有产物线。
在2010年前后,中国国产智能手机崛起之时,江波龙又最先主攻嵌入式存储芯片eMMC,并逐渐形成了周全的固件算法自主开发能力、集成封装设计能力和存储芯片测试能力,并培育出行业类存储品牌FORESEE。
很长一段时间里,江波龙很低调,直至2017年跨境收购了美光科技旗下的国际着名消费类存储品牌Lexar(雷克沙),在存储业界引起惊动。在这之后,江波龙顺势发力高端消费类存储市场,由此最先向手艺型品牌公司升级。现在,江波龙拥有嵌入式存储、移动存储、固态硬盘及内存条4条产物线,提供消费级、工规级、车规级存储器以及行业存储软硬件应用解决方案。
在江波龙发展历程中,同样可以看到VC/PE的身影。2018年-2019年,江波龙还罕有官宣过融资,投资方包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元禾璞华、中芯聚源、鸿泰基金、传音控股、上凯创投、力合科创、泰科源等。其中,A 轮融资中,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作为领投方,斥资6亿元,为江波龙第二大股东。
现在,江波龙历经23年风雨终于登上了IPO敲钟舞台,蔡氏姐弟也收获了人生第一个IPO。招股书显示,本次刊行后,蔡华波和蔡丽江两人合计直接和间接控制24,600.00万股股份,占比59.58%,根据408.74亿的市值盘算,蔡华波和蔡丽江坐拥超240亿身家。
靠卖存储器,年入近100亿
这条超级赛道火了
市值400亿,江波龙到底是做什么的?
招股书显示,自1999年确立,江波龙一直深耕Flash及DRAM存储器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是国产半导体存储行业升级迭代的亲历者。公司存储器普遍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平板电脑、盘算机、通讯装备、可穿着装备、物联网、安防监控、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行业以及小我私人移动存储等领域,斩获了包罗小米、字节跳动、中兴通讯、三星电子、亚马逊、沃尔玛、BestBuy等海内外着名企业。
生意还不错——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江波龙的营业收入划分为57.21亿元、72.76亿元、97.49亿元,复合年均增进率到达30.54%;净利润划分1.27亿元、2.76亿元以及10.13亿元,复合年均增进率到达182.42%。
从产物来看,江波龙已经形成了嵌入式存储、固态硬盘(SSD)、移动存储及内存条四大产物线,拥有行业类存储品牌FORESEE和国际高端消费类存储品牌 Lexar(雷克沙)。其中,公司超九成产物为NAND Flash,而嵌入式存储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泉源,2021年占比营收靠近50%。
2021年第一季度,存储产物市场价钱整体呈上升趋势,给公司业绩带来较大增量。但现在下游智能手机、小我私人电脑等市场需求有所回落,终端客户接纳了加倍郑重的备货战略,这直接会影响上游芯片公司的业绩情形。对此,江波龙做出了预判:公司2022年 1-6 预计实现营业收入有所下滑。
外界好奇,在许多芯片新股破发的靠山下,江波龙股价为何逆势上扬?这要从江波龙行业职位提及——当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巨头垄断海内存储器市场时,江波龙在细分领域做出了不错的成就。凭证 Omdia (IHS Markit)数据,2021 年 1-6 月,Lexar 存储卡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名、Lexar 闪存盘(U 盘)全球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名。
更主要的是,江波龙背后,国产存储芯片行业正面暂且史无前例的火爆。
一直以来,存储芯片被称为电子产物的“粮食”,是数据的载体,关乎着数据的平安。但这类芯片投资风险大,手艺门槛高,因此国产存储芯片厂商一直处于落伍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创业者照样投资人都不敢容易碰触这块“硬骨头”。
直到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于集成电路产业周全发力,耗资伟大的国产化存储芯片最先崛起。2016年,长江存储横空出世,主要生长NAND flash;随后合肥长鑫存储正式降生,专业从事动态随机存取存储芯片(DRAM)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最先了一段亘古未有的国产替换征程。
其中,合肥长鑫存储在VC/PE圈炙手可热,每轮融资都是一场猛烈的争取战。2021年的C轮融资甚至泛起了220家机构排队的盛况;今年2月,长鑫存储新增了19位股东,包罗云锋基金、阳光保险、建信股权、TCL创投、人保资源、前海母基金、大湾区配合家园生长基金、深投控、水木投资、中邮保险、君和资源、东方资管、协调康健、华登国际.....更是罕有泛起了腾讯和阿里的身影。曾有机构合资人叹息,这样的项目能投进去就赢了。
正如我们所见,常年被韩、日、美等巨头垄断的存储芯片,最先成为一片投资热土。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海内存储芯片就完成了超20笔融资,其中泽石科技、忆芯科技、得瑞领新、昕原半导体、知寸科技拿到了上亿融资。这些存储芯片公司背后,涌现出许多一线创投契构,不乏红杉中国、深创投、北极光创投、源码资源、碧桂园创投、遐想之星、顺为资源、中科创星、耀途资源等着名机构。
不外,存储芯片国产化是一场艰难且漫长的征途。这场赛跑中,我们可以跟跑但绝对不能落伍。正如一位芯片老兵所说,“只要坚持下去,依附我们的市场优势完全有可能弯道超车。”
半导体最先镌汰赛:
有人市值暴涨,有人迎来倒闭
国产存储芯片的火热只是一缕缩影。最近,EDA、CPU、国产半导体装备等“卡脖子”领域迎来一波上市潮,市值大涨的一幕幕念兹在兹。
就在本周五(8月5日),国产EDA软件厂商广立微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住手首日收盘,广立微报148.35元,涨幅155.78%,总市值296.70亿元。确立于2003年,广立微总部位于杭州,在良率剖析和良率提升的软硬件、测试结构、天生软件方面都异常具有竞争力,他们的良率剖析和工艺检测的测试机做得稀奇好,产物很早进入天下领先的半导体厂。
而同处于EDA赛道的华大九天也刚刚完成了IPO敲钟。7月28日,国产EDA龙头企业——华大九天在创业板上市,从上市首日最先便一起走强。上市仅仅 6 天,华大九天股价已较32.69元/股的刊行价上涨了超200%,最新市值超680亿。
被誉为国产芯片命门的CPU,同样热闹。今年6月,脱胎于中国科学院的国产CPU企业龙芯中科上岸科创板,成为国产CPU第一股。作为龙芯中科的掌舵者,曾任中国科学院盘算所研究员胡伟武于2001年率领着研发团队在中科院确立了龙芯课题组,并自主研发的第一枚通用CPU“龙芯1号”,终结了国产盘算机没有自主CPU芯片的历史。往后20余年时间,龙芯中科成为海内自主CPU的引领者。上市后,龙芯中科股价颠簸上涨,现市值超430亿元。
接下来,CPU赛道还将迎来一个巨无霸IPO——海光信息。确立于2014年的海光信息为中科院系公司,产物主要包罗海光通用处置器(CPU)和海光协处置器(DCU)。8月初,海光信息已经完成申购,刊行订价为36元/股,对应的市盈率为315.18倍,高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117.73倍)。如按刊行后总股本盘算,海光信息本次刊行市值高达836.76亿元,有望成为今年以来科创板刊行市值最高的股票。
更早之前,国产半导体装备厂商拓荆科技正式上岸科创板,上市首日大涨28%,一举打破了今年上半年新股破发的魔咒,最新市值超330亿;另有靠模拟芯片起身的纳芯微,股价也在颠簸中上涨,现市值超450亿,远超上市首日270亿市值。
已往半年,二级市场半导体企业犹如过山车。早前破发的一幕幕令人揪心,但从4月份最先,半导体企业股价最先回升,尤其是装备、质料和设计领域等焦点领域的上市公司市值基本回到了去年年底的水平,破发情形也大大削减。
这些细分领域在二级市场的火热显示,也会传导至一级市场。在上述几大领域,头部项目十分抢手,尤其是半导体装备类的项目十分难抢,有的头部项目甚至要反向尽调投资机构。“我们合资人要上台给首创人团队讲PPT,展现我们在半导体领域的结构深度。”一位来自上海的芯片投资人赵明说,一些从消费转向芯片赛道的投资机构,基本没时机拿到竞标资格,竞争十分残酷。
但整体而言,VC/PE对于半导体领域脱手逐步回归理性。最直接的显示是,一些烧钱模式、没有正现金流的芯片创业公司最先面临伟大挑战——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一家明星GPU独角兽传出融资希望不顺的新闻,此前估值飞涨、明星投资机构扎堆儿;另有一家仍然烧钱独角兽芯片公司,虽然刚刚完成融资,却被FA爆料一直拖欠着中介服务费;更有一些半导体公司首创人放下姿态,愿意接受估值平轮;另有一家B轮融资两个亿的芯片创业公司,传出停业新闻。
显然,半导体镌汰赛最先了。近期,知情人士在社交媒体爆料,Arm CPU初创企业启灵芯即将重组。援引雷峰网报道,从一靠近启灵芯的业内人士领会到,启灵芯现在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现在处于暂停运营的状态。资料显示,启灵芯于今年1月确立,曾完成总计约 6 亿元人民币的天使轮和 A 轮融资。投资界试图进一步核实公司现状,但停止发稿前尚未有最新回复。
“今年下半年还会有更多芯片公司由于融资不善而关门。”上海一位耐久关注半导体的投资人坦言,随着一级市场缩短,海内半导体行业正在进入洗牌期,一方面头部公司正在跑出来,另一方面腰部以下的项目逐渐消逝。
国中资源首席合资人、董事长施安平此前向投资界示意,未来的2-3年很有可能是最佳并购潮。眼下,各个细分赛道的龙头企业已经陆续登上资源市场,融资能力增强,而一级市场的初创公司也逐渐露出出一些问题,更有谋划不善的公司面临倒闭的情形。从资源运作的角度来看,未来的时机应该来自并购重组,而不是扶持一批批自力IPO的小苗子。
半导体创业最糟糕的时刻还没到来。众多投资人对芯片公司首创人的建议,“拿得起,放得下,适当接受并购。”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