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大王」转型,进军电池制造!

 行业新闻     |      2022-08-22 18:09

7月尾有新闻称,曾经的*“胶卷大王”柯达在2013年歇业重组之后就最先往其他偏向起劲,现在又最先涉足电动汽车电池领域。

柯达转型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契机,是其造价高达7000万至8000万美元的ESTAR胶片生产线需要寻找出路。

据领会,在2012年柯达歇业重组时代,该高价生产线曾以不到200万美元的价钱兜销,但最终无人问津。

厥后,柯达工程师则发现电动汽车电池公司WDT所生产的“超级电芯”,所需要的涂层和工程服务,与柯达生产胶片的手艺类似,尤其是柯达仍在生产的35mm胶卷。

在经由一系列的手艺性验证之后,柯达于2022年7月官宣,原先用于制造摄影胶片的昂贵制造机械将重新运转,并开足马力投入到动力电池的生产制造中去!

柯达还示意,预计2023年,该公司会再添加一台涂层生产机械,同时设计将现有的涂层机完全转向电动汽车市场的相关服务。

事实上,柯达已经投资了WDT:在WDT 7月宣布完成的9000万美元(约合6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中,美国第六大电力供应商——科氏工业团体旗下的子公司领投,柯达和Fifth Wall Climate跟投。

据悉,柯达当前为了完成电池的生产义务,正在鼎力度地举行招聘。

曾经的“胶卷大王”

90年月,人们对柯达品牌的印象可谓无比深刻,作为曾经相机与胶卷的代名词,柯达曾是谁人时代的“苹果”,甚至可以说远超现在的苹果。

柯达胶卷的销量曾一度占有了全球跨越70%的市场份额,险些垄断整个产业。

不外,在数码相机快速占领市场的靠山下,柯达虽然发现了天下上*款数码相机,但其并没有将大部门精神放在数码相机的研发与市场开发上,这直接导致了柯达的祛除。

这是商业上的战略失误。

数据显示,2003年时,柯达的销售利润已经从三年前的143亿降至41.8亿,跌幅到达了71%。

2011年10月,市场最先传出柯达提交歇业珍爱申请的新闻。2012年1月,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柯达正式提出歇业珍爱申请,以求渡过多年销售下滑所致的资产流动性危急。

2013年柯达重组后,最先在多个领域重新实验拯救公司。这是时至今日的柯杀青为涉足药品、保健和实验耗材等多领域公司的缘故原由。

但无论在任何行业,柯达都没能再次缔造绚烂。

基于此,柯达宣布将转型电动汽车(EV)电池领域,以切入当下最火热的新能源电动车赛道。

关于WDT

资料显示,WDT确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在锂电池研发方面是行业佼佼者,与汽车、电子产物、医疗行业均有相助。

WDT的首创人彼得·舒尔茨(Peter Schultz)博士,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成员。

WDT曾经获得过美国能源部拨款,用来研发固态电池质料。

通过自研的高通量研究平台,WDT不仅能够快速开发新电池质料,例如阳极、阴极、电解质和隔膜质料;而且在实验室里,仅需考察某几种质料,就能实现对上百种化学质料举行探讨。

WDT的科学家们示意,他们开发新电池质料最终是为了改善电池性能、降低生产成本。

据悉,高通量研究平台主要有以下几大用途:

快速对电池电解质、阴阳极质料举行优化;

发现新质料;

改善活性质料,包罗新身分、掺杂剂和涂层;

探讨若何能实现规模量产。

关于此次与柯达相助的“超级电池”,有报道称,他们的三大自研手艺值得关注,划分是钴和无镍高能量密度阴极、复合固态电解质、锂金属阳极。

WDT示意,“超级电池”有望在2年内实现该电池的商业化。

他们接下来想要杀青的目的是:与当今*电池相比,下一代电池的能量密度提高跨越90%。

总结

海内众多企业纷纷转型新能源之际,同样的趋势也在国际市场上发生。

同为光学巨头的佳能,已于前段时间关闭了位于中国珠海确立了32年的大陆*工厂,转而将眼光瞄准了电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并施展自身优势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摄像头和传感器。

家大业大的索尼,除了像佳能一样能够生产制造车辆传感器部件以外,其在软件领域的手艺积累,令它能够顺遂地进军电动汽车智能座舱领域。此外,索尼已经在前段时间同本田组建了全新的合资公司——索尼本田汽车来相助造车。

不外,电动汽车稀奇是电动汽车电池领域,对新进入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赛场,而且这个赛场中已经有宁德时代、LG新能源、比亚迪、松下等巨头林立。

“柯达”们的新能源之路,能否顺遂地走通畅,有待市场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