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学霸写了一篇电池论文,已融资3500万

 行业新闻     |      2022-10-03 16:44

一个理工学霸和他的固态电池,火了。

起源是一篇揭晓于科学杂志《Nature》的论文——来自哈佛大学的华人教授指导着来自中国的学生研发了一种新型固态电池,震撼之处在于这种电池可重复使用高达1万次,充电速率最快三分钟。他们把研究功效写成论文揭晓,引发惊动。

这篇论文背后团队是叶露涵和导师李鑫。其中,叶露涵为第一作者,他本科结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是新能源质料与器件。2017年,叶露涵顺遂拿到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直博,于是放弃研究生保送资格,选择留学深造,在哈佛李鑫教授课题组研究锂金属电池。

为了研发电池,他们此前确立了一家电池初创公司——Adden Energy ,叶露涵担任首席手艺官。今年,Adden Energy融资515万美元(约3570万元人民币),背后的投资方泛起了春华资源等创投契构。

电池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所有人都在守候推翻性的电池泛起。因此我们看到,今年海内险些所有投资人都在找电池项目,一笔笔令人咋舌的电池融资降生。

电子科大学霸,在哈佛研究固态电池

春华资源投了

我们先从论文的第一作者叶露涵提及。

他是一位地隧道道来自中国的理工科学霸,本科结业于着名校友云集的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但专业听起来有点冷门:新能源质料与器件。

公然信息显示,叶露涵大一即早早申请和先生一起进实验室举行学术研究,一年看了300多篇论文,组装了上千个电池。大学时代,叶露涵总共揭晓了10篇SCI文章,其中以第一作者揭晓SCI论文5篇,专注新能源质料偏向。他曾被评选为2016年度成电卓越学生、四川省优异结业生。延续两年排名专业第一,三年综合素质排名专业第一,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人民一等奖学金。

2017年,叶露涵顺遂拿到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直博,放弃研究生保送资格,选择留学深造,师从哈佛华人教授李鑫,随着课题组研究锂金属电池。

叶露涵的导师李鑫一直从事电池方面的研究。他2003年本科结业于南京大学物理学专业,2010年博士结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质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厥后进入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现为副教授。从2015年起,李鑫的实验室最先研究固态电池

研究时代,哈佛博士William Fitzhugh、叶露涵和导师李鑫发现了多项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功效,最新的则是关于研发了一种固态电池——可重复使用高达1万次,充电速率最快3分钟。

要知道,现在的固态电池循环次数大多仍在2000多次,这样的功效直接将固态电池的寿命和充电速率提升到一个历史飞跃的境界。不久前,他们将科研功效揭晓在着名科学杂志《Nature》,一度引发惊动。

在知乎上,有人如是评价,“这个创新若是未来量产产物的品控和成本都很优异,无疑是对锂电池手艺的一种推翻——无论是对现有使用场景照样配套基础设施,都是推翻。”从外面上看来,现在就剩下商业化落地。

李鑫实验室一共有11小我私人,其中9个华人。2021年,实验室的William Fitzhugh团结叶露涵确立了Adden Energy,他们的项目获得哈佛的资助,在实验室逐步发展起来。

今年,风投也来了。叶露涵的Adden Energy公司获得51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500万元的种子轮融资,投资方包罗春华资源、Rhapsody Partners 和 MassVentures 。值得一提的是,春华资源首创人胡祖六同为哈佛校友。

下一个宁德时代在哪?

人人在守候推翻性的电池降生

差异于现在主流的锂电池,叶露涵研究的是固态电池。

差异在那里呢?中科院陈立泉院士曾提到,大部门锂电池的电解质是可燃的液体电解质,容易引起平安忧虑,如爆炸,而下一步就要生长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更平安,不爆炸,续航时间长

“若是你想鼎力推广电动车,固态电池是必经之路。”叶露涵的导师李鑫一直十分看好固态电池的远景。不外,此次论文中的相关手艺细节尚未披露。

这也是西欧日韩都在结构的一个领域,民众、戴姆勒、日产等跨国车企都已经宣布了固态电池的投资或商业化设计。而在海内,从宁德时代、比亚迪到蔚来汽车、北汽团体、长城汽车都在发力固态电池。

众所周知,碳中和最大的终端应用即是新能源汽车,但现在限制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缘故原由主要集中在电池续航问题、充电速率、电池寿命以及电平安性等等。

若是叶露涵研发的固态电池果真如实验数据那般惊人,一旦乐成量产,无疑会带来革命性转变。充电3分钟,续航能力持久,意味着以后电动车不再有续航焦虑,取代燃油车的时间表越来越近。

电池向来被视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所有人都希望看到推翻性的电池泛起。在此之前,哈佛校园已经走出了另一家电池创业公司。

今年2月,锂金属电池厂商麻省固能SES以SPAC的方式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锂金属电池公司。令人惊讶的是,这家公司至今无产物上市、零收入,但上市初期市值一度高达36亿美元

SES确立于2012年,首创人为哈佛博士胡启朝。他2007年本科结业于麻省理工物理系,随后在哈佛应用物理系深造,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美国明星锂电池生产商、从麻神理工起身的A123公司停业,这一标志性的事宜令胡启朝萌生思索:无论对车企、消费者照样电池公司自己,锂离子电池可能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同年,自信学起最先研究电池的胡启朝确立了SES,专攻锂金属电池。锂金属电池被以为是下一代动力锂电池,性能要远远逾越传统的锂离子电池,它将改善电池性能,增强电池的电量持久力。

2013年,在锂电池不被看好的大环境下,麻省固能SES开启天使轮融资,祥峰投资450万美元。2015年,公司获得GM Ventures、上汽创投、科斯拉风投、应用创投、戴森等机构投资。2016年,SES确立了首个锂金属电池研发中试线,迎来试量产阶段,但遭遇资金难题,一度发不出人为。

2017年,淡马锡和天齐锂业介入了SEC的C轮融资,韩国SK团体介入了C 轮,厥后公司还先后和通用汽车、现代和本田杀青互助。2021年,SES融资1.39亿美元,泛起了通用汽车、上汽团体、天齐锂业的名字。

在锂电池时代,我们看到了宁德时代的崛起传奇,所有人都信托,随着电池手艺的提高,一定还会降生下一个宁德时代。

今年,投资人都在抢电池

哈佛博士发论文拿融资只是电池火爆的一缕缩影。随着种种手艺蹊径的电池企业泛起,我们看到了一笔笔的电池融资接踵而来。

3月,专注固态电池的卫蓝新能源”发生工商换取,引入了小米和华为哈勃投资,彼时融资后,卫蓝新能源估值被喊到了150亿元人民币,暴涨惊人。确立于2016年,卫蓝新能源背后站着中科院物理所的三位男子——陈立泉、俞会根、李泓。陈立泉82岁高龄,被称作“中国锂电第一人”,他也是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导师。据悉,卫蓝新能源正在与蔚来汽车互助,推出单次充电续航1000公里的夹杂固液电解质电池,最晚明年上半年最先量产。

另有辉能科技和清陶新能源。确立于2006年,辉能科技是一家老牌锂电池企业,曾发现全球第一款固态锂陶电池。2021年10月,辉能科技融资3.26亿美元(约合20.85亿元人民币),由丹丰资源、春华资源、软银中国配合投资。更早之前,辉能曾获得一汽投资。今年1月,辉能科技获得飞跃近亿欧元投资。

而清陶确立于2014年,由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团队领衔开办。2020年,清陶能源建玉成球首条固态动力锂电池规模化量产线。2021年4月,清陶能源完成F轮融资,上海科创基金、新鼎资源、科森科技、峰瑞资源都来了,估值破百亿元。在此前,清陶曾获得广汽资源、上汽团体、北汽产投、清控银杏等着名机构的支持。

没有最火爆,只有更火爆。最新一笔电池融资是,今年8月,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欣旺达EVB)正式宣布完成约80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十分豪华——博华资源、深创投、源码资源、国家绿色生长基金、IDG资源、基石资源、美团战投....这份名单还很长,投后估值到达了300亿元。

据悉,欣旺达此轮融资争取十分猛烈。“应该说是今年最难抢到的项目之一。”一位欣旺达本轮投资方叹息,即即是最后乐成挤进名单的机构,险些所有人的投资额度都有差异水平的缩减。

更不用说电池另外两个超级独角兽——蜂巢能源和中创新航。巧合的是,中创新航将于10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公司的发售价为每股38.00港元-51.00港元,刊行比例15.00%,刊行后总市值约673.47亿-903.87亿港元。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焦点部件,是汽车产业链中的重中之重,有数据显示,动力电池往往占新能源车总成本的20%-40%,是整车中价值最高且手艺含量最高的部门。动力电池市场是一条万亿赛道,且动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上,谁掌握了电池,谁就掌握了绝对话语权。

但新型动力电池落地量产的难题也摆眼前,这也是叶露涵项目同样要面临的挑战。大规模量产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

放眼欧洲,我们再次深刻感受到能源才是真正生命的源泉,这是一条堪比芯片的卡脖子赛道。所幸在现在动力电池国际化的竞争的态势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腾飞,和其他蓬勃国家相比具有极大的产业化优势。在这条成熟广漠的赛道上,中国势必将又降生一批新生的电池企业。

中国动力电池的历史大幕,已经拉开了。

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