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最新业绩,可以用惨烈来形容。
2022年Q3,小米团体-W(01810.HK)收入704.74亿元,同比下降9.7%,净亏损-14.74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7.89亿元。
其他互联网科技巨头,多是增速下降,部门甚至已经最先进入苏醒节奏。然则,小米不仅营收净利双降,还陷入了亏损。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合计2139.97亿元,同比下降11.8%,净亏损6.39亿元,上年同期净利润高达168.41亿元。
照此趋势,小米团体2022年也许率录得亏损,打破延续4年的高盈利纪录。
公司营收净利双降的主要原由于,智能手机销量下滑。
前两年,华为蛰伏,小米顺遂接下了部门市场,出货量和市场份额不停增进。2021年,公司智能手机出货量1.903亿台,同比增进30.0%,市场占有率14.1%,排名全球第三,并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五强中的出货量增速*的厂商。“华为摔倒,小米吃饱”。
不外,这波“盈利”没有连续太久,便遇上了消费电子行业整体性的下滑,全球智能手机总出货量进入缩短区间。
小米的高增进未能延续,转折发生在2021年Q3。该季度,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4390万台,增速从上季度的86.8%暴降至-5.8%,市场占有率从上季度的16.7%下降至13.5%,全球排名从第二跌至第三。
2022年1-9月,公司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合计1.178亿台,比上年同期少卖了2840万台,同比下降19.4%。
只管小米手机近年高端化显示较为精彩,智能手机平均销售单价(ASP)不停提高,无奈整体销量不佳,难以逆转下滑趋势。
小米等品牌的手机卖不动,外面缘故原由是宏观因素引发的消费市场疲软,手机作为消费电子主力品类,一定受到袭击。
基本缘故原由,照样消费电子产业进入逆周期,创新空间被大幅压缩后,影响了消费者的换机热情。当Apple、华为的高端新品也被以为缺乏创新的时刻,追随者小米们做出真正“推翻性”产物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春江水冷鸭先知。公司感受到了这个趋势,设计切换赛道了。2021年3月,小米团体宣布造车,设计2024年量产。
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小米便会向市场“放料”,披露造车希望。今年8月披露半年业绩前,特意在宣布会上展示了自动驾驶系统和仿生气器人。
最近的几个季度,公司都市在财报中披露智能电动汽车的投入等情形,今年Q1-Q3相关用度投入划分为4.25亿元、6.11亿元、8.29亿元。
现实上,纵观雷军的一生,就是在不停顺应周期、切换赛道、追逐风口的历程。
雷军在武汉大学盘算机系修业时代便最先创业,先后写过加密软件、杀毒软件、财政软件等。然而,这些项目都谈不上乐成,直到1992年他加入金山。
1989年,“*程序员”求伯君宣布了WPS1.0,初创企业金山在中国接入互联网之前便站稳了脚跟。随后,《剑侠情缘》、《金山词霸》、《金山毒霸》接连上线,让公司走出了一条多元化崛起之路。
在金山,雷军从一名程序员,短短6年时间便提升为首席执行官。往后,公司迎来黄金生长期,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金山软件虽然是求伯君确立的,厥后雷军却成了掌舵人。
之后,雷军淡出金山,2010年确立小米。
为什么?工具类软件的增进空间和盈利模式,已经支持不了金山的高速生长,公司即将进入稳固周期。虽然金山软件厥后孵化出了金山办公、金山云、猎豹移动,但多年来能够稳固增进和盈利的,险些只有最早的焦点营业——金山办公WPS。
雷军在激荡互联网的迷雾之中,看到了消费电子产业的风口,投身其中。
在雷军的设计中,小米以“专注、*、口碑、快”的七字规则,在手机行业异军突起,跻身*梯队华米OV,逐步取代上一代的中华酷联,进入全球主流手机大厂行列。
而且,小米还将自己最善于的“互联网头脑”,以小米生态链的操盘模式,从手机复制到其他消费电子领域,智能手环、扫地机械人、电动滑板车甚至是水壶、插线板等产物,席卷各个细分行业。提高了用户价值,扩充了粉丝规模,增强了生态粘性,形成了小米团体“手机× AIoT”的焦点战略。
然而,焦点智能手机营业不稳,IoT板块亦进入增进瓶颈,加上硬件销售附带的互联网营业,一损俱损,都进入收入缓降、盈利能力下滑的阶段。
小米团体的衰退,甚至影响到了生态链企业的业绩显示。九号公司、趣睡科技等公司业绩下滑,险些都是由于小米“砍单”。这导致的效果是,生态链企业争相自力,小米生态链进入支离破碎的节奏。
金山之后,雷军的第二风口小米,也进入尾声,他还能第三次拥抱到这种量级的市场时机吗?
小米造车,能不能乐成?现在讨论这个问题属实有点早了。然则,从当下的草蛇灰线中,总能看到一些大趋势。
前几年高抬高打的造车新势力们,周全被动,一不小心就真成了传统汽车厂商新能源化、智能化的“磨刀石”。后者拥有数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产业积累,一旦发动,势能猛不能挡。
从现在披露的信息来看,小米所处的造车偏向,也许率紧跟特斯拉和百度。然则,它们一个已经发展为全球压倒一切的新能源汽车大厂,另一个在进度上已经远超小米多年,车型已宣布,设计2023年交付。
不管小米汽车还要等多久,低配版的特斯拉,或者未来的百度汽车,可能就是它的天花板。
小米们经常强调手机产业与汽车产业的相似性,彰显自己的产业基础。若是周详制造可以在品类上随意切换,最有优势做智能新能源汽车的不应该是富士康吗?
*次创业时,雷军还没有大学结业,20岁出头的飞扬青年;从金山转向小米时,他刚40岁,正处在一个乐成商人的黄金时代;现在,年过50的雷军,准备率领小米跨向更为庞大、竞争加倍猛烈的汽车行业。
从淡出金山到小米乐成,雷军只用了几年时间;这一次,他还要带着小米逆水行舟若干年?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