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越南出台了一部《外商投资法》,焦颔首脑很简朴:
发动一切气力吸引境外资源。
这个“摸着中国过河”的思绪相当激进,甚至直接批准了外资全权控股。四年后,一家名叫“和龙餐厅”的企业开业,这是历史上*家中越合资企业。
往后三十年,中国企业在越南经济中,饰演了至关主要的角色。
01 TCL的甜头
“继续干!不只不撤,还要加大投入。”
2001年,面临要不要继续在越南投资的争论,TCL董事长李东生在高层讨论中一锤定音。
这不是一个好下的刻意。
那时,TCL在越南设厂已近两年,但回报仍是负数,甚至看不到好转的希望。当越南分公司总司理易春雨回团体述职后,一些高管马上打起了退堂鼓,就连李东生本人也有摇动。
投资越南,曾是李东生亲自做出的决议。1998年,TCL在海内一帆风顺,决议开拓国际市场,甚至把工厂也建在外洋。考察了一圈后,越南成为了出海*站。
作为成熟的企业家,李东生的思量都很务实。
历史上的中越耐久打交道,文化习惯多有相似。比起西欧,融入难度要低得多。
而在实地转过一圈后,李东生还发现,虽然越南经济水平落伍,但民众购物理念却很超前。年轻人崇尚“娱乐至死,消费至上”,连暮年人也热衷于追风俗赶时髦,对国际潮牌抱有极大热情。
越南人民那时的月收入,可能还在*层,但购置意愿,生怕早就越过了大气层。这种民俗直到今天也没有转变,许多河内、胡志明的打工人,领着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的月薪,却用着上万元的新款iPhone。
在1998年,彩电就是谁人时代的iPhone。
那时,索尼、三星等国际彩电巨头已在越南深耕结构,但它们都有短板:贵。越南人民再赶时髦,也没设施脱离现实太多。
面临这样一个需求兴旺,那时又拥有7000万人口,强烈呼叫物美价廉产物的市场,李东生直接拍了板:干!
但希望却没有想象顺遂。由于越南消费者有个看法:品质和价钱相关,一分钱一分货。
在高端市场,满城尽是日韩货;低端市场,越南人用越南货;中国产物卡在中央,属于找禁绝定位的货。
以是TCL干了两年,依然不能准期收到回报。
在高管的责难声中,易春雨站了起来。他向团体立下了军令状,“请再给一年时间,TCL在越南一定能够乐成”。
TCL的转折,起始于放弃在大都会与日韩品牌内卷,转而走向“农村笼罩都会”的新蹊径。
日韩大牌看不上越南农村,TCL则租了汽车,天天拉着彩电上山下乡,给越南老乡现场展示TCL的质量。
为了让越南老乡放心买买买,TCL不仅提供“3年保修,终身维修”的售后,还建了100多个维修站,让师傅“007”轮班待机,保证随叫随到。
为了让通俗人体验时尚产物,TCL捉住“炫耀性”的消费心理,专门研发了潮牌“平替”产物。好比长得很像液晶电视的显像管电视,这种特色产物在中国未必有人问津,但越南民众却普遍回覆:针不戳。
产物的本土化刷新也是特色之一、越南是雷雨重灾区,全越没有公共有线电视网,导致使用天线的电视,既易遭雷劈,信号又强弱强弱强强弱。TCL研发团队实时拿出科技与狠活,推出了防雷击新款和*信号吸收彩电。
只管那时合资是主流,TCL照样武断选择了直接设厂。靠着超高的性价比、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在一众国际大牌中杀出了重围。
这一系列精彩操作,让TCL在越南比肩国际驰名大牌。2002年,就像易春雨答应的那样,越南公司实现盈利。
TCL是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批跑到越南“吃螃蟹”私营企业,也使得家电制造业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早期代表。
而在TCL的背后,是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正在越南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02 到越南去
2006年,做制冷装备的烟台冰轮,做蜡烛的上海湫光、做纺织的天虹团体,不约而同的做出决议:到越南建厂。
只管行业差异,但这些企业的目的却很一致:以越南为跳板,走向更广漠的国际市场。
烟台冰轮,是鸟巢体育馆的制冷装备商。但随着海内竞争猛烈,几家装备商,卷的你死我活,纵然冰轮已经拿下海内市场的半壁山河,也依然要阻止相互危险,向外突围,卷出国门势在必行。
就像毛主席的名言,不打没有准备的仗。冰轮也没有盲目出海。2002年先在胡志明市设立做事处,耗时5年揽获了一批忠实客户后,才真正下定刻意“落户”建厂。
越南的试水,不仅教会了冰轮若何在外洋投资治理工厂,也为日后收购美国顿汉布什公司提供了名贵履历。
看着烟台冰轮*拿捏了薅国际主义羊毛,上海湫光示意我酸了。
2006年1月,美国宣布对中国蜡烛制品征收108.3%反推销税。老美能有什么坏心思呢,老美只不外想整死你而已。*买主说翻脸就翻脸,湫光那时的心,那是拔凉拔凉地啊,只能一边联条约行,指控老美不讲武德,一边急急出海暂避制裁。
在进入越南前,湫光将周围国家挨个扒拉了个遍。效果发现,虽然同是生涯在亚洲的生长中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差距还真就不是一样平常的大。
隔邻马来西亚的人工早超了中国,而同为东盟一员的越南,*月人为只要480元人民币。
同样低价的印度,问题在于太远。运个原质料,走海路得耗一个月。挣那点钱都纷歧定够那一趟运费。而越南只要9天,还能联动汽车、火车,再减去一大块成本。对于湫光这样两头在外的出口商来说,越南货运口岸众多,也利便出口。
而且越南政府是真舍得给税金打骨折。好比湫光入驻的铃中工业区,企业所得税从盈利那年起,两年全免,四年减半。越南没有的机械装备免入口税,物料免五年税。出口商,还能再免原质料收支口税和增值税。
然而等工厂真正落地投产,湫光才发现,越南就是个坑。而且大坑套小坑,小坑套老坑,坑里另有水,水里藏着钉。
2007年越南加入WTO,耐克阿迪等国际制造业涌入越南圈地设厂。这些大厂动辄上万人的用工需求,让中国企业本就不富足的招工预算雪上加霜。
2018年越南统计总局统计,隔邻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劳动生产效率,是越南13.7、5.3、2.7和2.2倍。
原本冲着每月480元的人为,湫光以为工人能用就行,还要啥自行车。效果被现实啪啪打脸。越南工人的素质着实拉胯,手艺过于不熟练,只能做些简朴产物拼集过日子。
这些问题之外,湫光还发现一个大问题:越南当地工人三天两头就要上演一回全武行,搞“整体大歇工”。
工人手艺一样平常,但歇工威胁涨人为却相当起劲熟练。歇工受执法珍爱,政府不只不管,还予以支持,一瞬间湫光以为山上的笋都要被越南人夺完了。
老祖宗说,休咎相依。同样是被逼出走,天虹团体不止化危急为时机,甚至示意好嗨哟。
经常犯病的美国,2005年终于对中国纺织品下了辣手,还通过疯狂示意其他国家倾轧中企。
这让天虹团体董事局主席洪天祝示意压力山大——咱就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带公司“润”到一个物价和关税都加倍友好、又免受美国打压的地方去呢?
在团体集会上,他毅然决然宣布进军越南。
“我们做工厂的逻辑很简朴,就是成本的导向,看人家人为是若干,电费是若干,运输费是若干,账算清晰了就明了了。”
2006年中国纺织业平均月人为约1300元,越南只要700块。水费比海内省14%、电费省35%。海内增值税为17%,越南只要10%。再算上越南不停贬值的汇率,让成本不停折上折。
而且搬到越南后,妈妈再也不用忧郁我被课高关税了呢。
2008年的越南确实赢麻了。已经在路上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叠加东盟内部零关税,让越南对华海关自此成为气氛组。连TPP(跨太平洋同伴关系协定 )似乎都格外照顾越南,早早谈定同样卖给美国的衣服,不另加钱。
不外理想永远是丰满的,现实也总有它骨感的一面,或者好几面。
越南它不生产机械,只是零件的搬运工。想修个纺纱机得从入口零件最先,费了姥姥劲儿买回越南,却发现当地没人会修会组装,只能对着机械和零件干怒视。
物料在越南走过最多的路,就是越南的公路。越南物流协会算过,77%的货运要靠公路。一车货从海防到胡志明,至少要60小时,1800刀。铁海两路运费虽然友好的多,耗时却得翻倍。大多数企业宁愿多掏钱,事实工厂停一天不得了,生产队的驴都不敢那么歇。
正所谓,工具人好找,治理型人才难求。越南耗材足够,唯独人才希罕。当地人的履历和能力值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横竖学习是不能能学习的,这辈子都不能能学习的。以是越南公司的人事统计,永远跟各厂送上来的数据对不上,电子考勤能查得着就算输。
不外要问洪天祝是不是扎心了想撤,他却坚持“不只不会缩短,还会继续向前走。”
2013年,天虹在越南广宁省设立了3亿美元的纺织厂。隔年又追加2.15亿美元,兴建了专属天虹的工业区。设计在海河工业区内集齐上下游产业链召唤神龙(bushi)。
冰轮、湫光和天虹的履历是2000年后在越中企的缩影,或为了低廉成本,或为规避美国的关税。他们并非钟情越南市场,赴越建厂,只是他们国际化的一小步。
三家企业投资模式各有千秋。烟台冰轮,先培育市场,再搞内陆产销;上海湫光严重依赖中国质料和西欧买家;天虹没止步于加工制造,自建工业区,动员海内产业链“走出去”。
这三种模式,至今都是中企赴越投资的主流。
好比2008年,美国再次不做人,生产宠物食物包装袋的鑫盛团体,被课300%关税,只能去越南租生产线。
去越南建厂利益颇多,好比面临海内物料供应商的委婉示意:你这点钱我很难帮你做事哟。纺织业的盛泰团体、百隆东方、申洲国际2014年,在越南建起了从面推测成衣的一体化工厂。
再好比,美国悟了,以为课税一时爽,一直课税一直爽。2019年对所有中国家居产物征高关税,顾家家居、敏华控股、永艺股份、美克家居、恒林椅业,先后迁往越南。
03 新玩法
2017年,越南东南部的平顺省,揽获20.3亿美元,成为昔时获中企直接投资最多的区域。但它的情形却和已往纷歧样了。
那一年,越南总理阮春福,把平顺省圈成了越南未来的清洁能源中央。
正所谓,油气有穷尽,而风力光力无限尽也。中企在几年前,就预见了阮春福的设计,最先对越南新能源集中发力。早在2014年,天合光能等12家企业就先后赴越投资近20亿美元,开发光伏发电。
事情的原由,是越南太难了,年年电力闹亏空。
要问越南海内啥最多,那就是外国工厂。家家功率拉满,全负荷运转,配合组成了越南的制造业盛景。然后,电厂的保险丝,它就,蚌埠住了。
幸亏人家基本没在怕,电闸轮流拉,今天到我家。不管是流水线照样纺织机,想动就得先通电。一时半会儿变不出电的越南政府,选择的解决方式,就是公正公正公然的阶段性停电。不得不说,越南电力局,是个狠人。
然后缺电问题就被放在了一边。越南政府最先在国际打包票,要生长绿能,在2050年实现零排放。
既然有了大目的,详细操作马上跟上。投资新能源的外资立享15年,10%的优惠税率,还能叠加盈利之年起,4年全免,9年减半的企业所得税。
2020年,中国将65%的对越投资,集中在电力为主的能源领域。据商务部不完全统计,全越22个光伏电站,70个风电站,4个垃圾发电站,都是中企承建或投资的。
不只是新能源,包罗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也在增强越南的投资结构,他们瞄准的,不再只是争取一点点制造优势,而是整个越南市场。
2018年,京东斥资4400万美元,借由入股越南本土电商品牌Tiki,跻身越南跨境电商市场。
至于京东为啥南下,别问,问就是不想卷了。海内电商市场名目已定,遇上国家建设“数字丝绸之路”。京东顺势到越南一瞅,就发现了大片大片待的开发市场。糟糕,是心动的感受。
这群年轻无畏,见了潮牌就走不动道,舍得为盛行氪金的越南人,简直就是跨境电商的最理想用户。京东设计先在越南站稳脚,再动员公司在整个东南亚电子商务和数字支付领域的生长。
2021年,小米手机在越南建厂投产,海内吃瓜群众纷纷示意,“来了,来了,终于连国货之光小米,也要搬到越南了”。
小米越南的认真人注释,这不是遇上疫情和涨关税嘛,给东南亚发个货,费老劲了。内陆化生产,完全是为了实现发货自由。而且小米早把自己放置得显著白白,2022年咱就要进军越南智能家居市场了!
你看那蓝牙音箱、健身手环、空气净化器,这些科技产物不香吗?许多越南家庭还从没用过。
趁着小米手机在越南大卖,正好将米家的物联网产物、智能化的生涯方式,一起打包兜销到越南市场。作为国际大牌,小米在气质这块拿捏得是死死的。产物高端大气上档次,*让越南人民一试过就爱上,未来越南物联网市场说禁绝就是咱国货的天下。
只管经由30年的开放生长,越南制造的成本优势越来越不显著,但中企着眼越南的角度也与时俱进,现在的中国企业,正起劲在越南这个生长极不平均的国家,征采出一块块空缺市场。
时代在变,却也有器械稳固:那就是用中国的优势产业,给越南人民的生涯带来改善。